十部门启动“赋智”行动 破解中小企业创新难题
发布时间:2023-05-31 发布来源:工信部网站

近日,工信部等十部门印发《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着力破解当前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能力薄弱等难题。

当前,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找不着”“谈不拢”“难落地”等困难。成果怎么找、需求与供给之间如何对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赋智”行动通过强化科技成果有效供给,畅通技术供需对接渠道,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专项行动》提出到2025年,健全成果项目库和企业需求库,完善赋智对接平台体系,遴选一批优质的科技成果评价和转移转化机构,推动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到中小企业落地转化;开展不少于30场赋智“深度行”活动,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围绕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健全成果转化服务格局,促进中小企业产出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形成闭环激励机制,构建成果“常态化”汇聚、供需“精准化”对接、服务“体系化”布局的创新生态,实现成果价值和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专项行动》提出推进成果“常态化”汇聚、实施供需“精准化”对接、加速服务“体系化”布局等3大重点任务、10项具体工作举措。其中明确提出,推进成果“常态化”汇聚。丰富科技成果来源——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需求,分层次、分领域建设科技成果项目库,推动成果项目库资源向中小企业开放,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科技成果。加大先进适用技术供给——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各类重点实验室、科技型骨干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加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供给并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增强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的供给及推广,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智能制造与建造,通过智能化技术改造和“上云上平台”,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此外,在实施供需“精准化”对接方面,《专项行动》提出加大科技成果数据开放共享、持续开展赋智“深度行”活动、促进大中小企业合作、加强产学研协同等措施,明确提出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结对子”,支持中小企业围绕技术瓶颈和特殊技术难题“发榜”,高校、科研院所“揭榜”,建立联合式、订单式技术研发新模式,实现科技成果与中小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图片来源|我图网

(声明:本号所发内容仅作为信息传递之目的,版权归创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