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想了解某块地的具体情况,会派专业人员前往当地现场采集,现在我们只要登录云耕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系统,每一寸土地的变化都能够从平台上读取到。”北华大学教授、云耕农业创办人王丽英说,用卫星与大数据相结合指导农民种地已经不再是新鲜事儿,大数据已经进入到种植环节的每一个流程,用户能够亲眼看到粮食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2015年,王丽英作为北华大学的一名教师,学以致用创办了吉林云耕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耕农业”)。创立至今,她本着“用信息技术改变中国农村落后现状”的理念,通过整合“吉林一号”及其他通导遥数据、国土资源局和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提供的土地及土壤信息、人口与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人口信息等相关数据,在云耕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系统内形成包括农业、农村、农民的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数据库。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云耕农业通过基于三农及社区数字化基础数据库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全产业链追溯体系、N个业务系统等产品,解决数字农业农村在推进过程中信息采集难、数据分散且缺乏标准等问题,起草并提出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标准指导原则,打造了数字乡村建设管理数据化、信息化、标准化的大数据服务平台。
重点突破“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建立“政府+金融+实施主体”的共建新模式。
一是建立全产业链大数据服务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了如何将托管形式的土地流转、种植及销售流程移植到线上的问题,并加以优化,建立了基于乡、镇、村的三农大数据基础数据库,种植及经营主体应用数据库等。二是明确了数据采集、录入、分析的标准规范,从土地确权数据开始到土地流转数据的跟踪采集,从种植过程中数据的采集、录入、整理到溯源呈现,从采、收、储、加工过程中数据采集录入,到采集数据的整合分析整理,ERP管理等,均探索出了完整的数据字段和采集标准。三是以“经纪人”的买卖为核心建立农业全产业链本地交易结算体系,通过与金融及银行合作建立交易线上化,实现中药材产品交易数据流、业务流、商品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从而将原本流失的交易数据抓取至线上,并将资金结算流水留在了本地,而产业链主体的资金流水又成为本地金融机构贷款的重要依据,一定程度上为本地经营主体信用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通过数字技术构建乡村经济新业态建设,实现了将农业产业链主体资金流水留在当地,建立了产业链多主体信用体系,有助于解决涉农经营主体贷款难、融资难、管理难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实现农民增收,好粮卖好价;也为政府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生产布局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合理利用。该模式的优点在于效益高、成本低,且让资金流水回归了县域本源。
2017年,云耕农业获得吉林省科技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助力,完成科技创新的新一轮革命。“我们通过云端、大数据把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农业、农村、农民的数据,重新采集、整理、清洗、录入,形成一个数字化地块的底层库,用来预估当地基础区域的产量和质量,最后统一对外宣传和推广。”王丽英说,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正在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以精准为特征的农业,正在让种植变得更容易,新技术应用场景成为城市与乡村之间联系、互动的桥梁。
云耕农业不仅是对田间地块的大数据收集,还包括农民个人信息的采集,一个区县数字化地块里,残疾人、低保户、慢性病等个人信息采集,真正地做到了从“以地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的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云耕农业在数字乡村、数字社区、数字高校等领域已经建设完成信息化产品解决方案,并在吉林、湖南、新疆、四川等区域完成试点建设及复制推广。未来,公司希望落地更多地区,让“靠天吃饭”的农业变成“知天而作”,用科技的力量来完成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全面升级。
企业简介
吉林云耕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农业大数据公司,致力于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以及农产品大宗交易服务平台的开发,提供技术领先的农业大数据,指导农业生产。最后通过数据真实呈现完整溯源体系,促进农户提供安全、高品质,且价格合理的农副产品,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