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自动化,可极大程度提高现代实验室工作效率、减少流程、提升准确性,近年来已经成为科研机构、产业领域、检验检测行业关注的重点技术。目前,全国已有超千条医学检验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且以每年装机300多条的速度增长,未来,千亿市场可期。
企业如何加速布局,掘金千亿级实验室自动化市场?作为国内该领域的先行者,长春赛诺迈德医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诺迈德”)创始人孙成信给出了答案。他认为,千亿级实验室自动化市场,背后有2个思考维度:第一、从微观层面看,随着检测项目越来越多元,单机、单方法学已无法满足诊断的需求,并且传统IVD产品,譬如血球、生化、发光(免疫)、血凝等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与新IVD产品结合与互补,同时医保全覆盖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使得标本量急剧增大。第二、从宏观层面看,未来3—5年内县域中心医院将是公共卫生领域新的增长点,且交通的逐步便利势必会导致基层医院的衰退,患者会越来越集中到县域中心医院,而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也将迎来进一步整合。
孙成信认为,这些最终都会指向医疗资源的集中化,进而带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新需求,未来自动化流水线装机量也会随之快速上涨。
多年来,孙成信一直从事自动化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他先后组织研发了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标仪、全自动血凝仪等多款全自动分析仪和试剂产品,远销国内外。在参观考察了不同国家的实验室后,孙成信深刻感受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存在的巨大差异,并开始思考“如何才能通过把全世界现有设备进行重组来满足非原创国家实验室的需求”。于是,他自2014—2017年间专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室系统解决方案,终于在2018年推出了全自主研发的国产流水线系统,并与各大第三方检测机构和三级医院合作,随后又陆续与奥森多、罗氏诊断达成合作,成为与之配套的流水线供应商。
如今,在孙成信的带领下,赛诺迈德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自主原研工厂,可进行微型件加工,且具备微型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研发能力,并掌握底层算法和数学模型及相关AI技术,公司已发展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目前,赛诺迈德的产品主要面向四个场景:①临床实验室,包括血液自动化流水线(生化、免疫、血球、血凝)、微生物自动化流水线、病理自动化流水线、质谱流水线;②行业检测实验室:水质检测流水线、食品(饮料)检测流水线;③细胞治疗实验室:细胞治疗处理系统(流水线);④新药研发实验室:仿制新药研发检测系统(流水线)、科学实验室处理系统(流水线)等。
孙成信说,赛诺迈德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其自动化解决方案是开放式系统,是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互补融合检测系统,另外也是从零件原研开始,拥有独立的数学模型和时序计算,并实现了机器人和自动化的融合。
据了解,目前塞诺迈德主要做整体解决方案,从解决实验室整体痛点和系统降本增效角度进行整体开发设计。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打破传统流水线对仪器、试剂的封闭,将选择权“让渡”给医院、检验科,进而降低采购成本和拓展检测项目组合能力。而针对于标准化和模块化这两个最能体现商业价值的关键要素,塞诺迈德也早有考量,“在这一层面,团队已建立了多个模块化系统。举例来说,如果从整体管理角度来看,公司正在开发基于AI基础上的实验室ERP系统、拉动式物料管理系统、检验科室库存管理系统等,团队可以基于此快速开发适用不同场景下的产品。”公司合伙人孙继尧认为,自动化只是开始,未来会朝向“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这一路径逐渐迭代,而公司已据此展开研发和布局。